• 醫療百科
     » 醫療百科 » 醫療百科
    秋分養生小貼士

    摘自:詩燁  日期:2021-09-23  [返回]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晝夜時間均等,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區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秋分過后,太陽直射點開始由赤道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于黑夜;北極附近也即將迎來一年中連續6個月的漫漫長夜與不滅星空;二是,氣候由熱轉涼。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1.jpg


    “秋分”養生小貼士

    1、飲食攝養

        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同時秋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聲嘶、皮膚干裂、大便燥結等燥癥,宜多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柿子、芝麻、鴨肉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4.jpg


    2、精神養生

        要看到秋季氣候漸轉干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這時,人們應保持神志安寧,減緩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同時精神情緒上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節時,天高氣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機,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


    3.jpg


    3、起居方面

        秋分應該睡好子午覺,這不但可以保持精力充沛,減輕“秋乏”,也是順應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進行調養的重要方法。秋燥越來越明顯,會出現咽部、鼻腔、口唇干燥、咳嗽少痰、大便秘結等不適,睡好子午覺、多喝水等均是緩解秋燥的有效手段。另外,還可適當做些皮膚保養,如涂潤膚乳等。秋分起居,還要注意早晚保暖,尤其是老人與小孩,夜間盡量避免吹空調,以防受涼。


    2.jpg


        上海詩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是醫用家具行業頗具規模的專業設計制造企業,公司持有詩燁知名注冊商標。采用國際流行的敞開式新概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醫用家具的整體解決方案。 

    上一條:上海秋冬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下一條: 脂肪肝不可小覷!甚至會引發肝癌,危及生命!
    關注我們

    官方微信二維碼

    聯系我們
      400-820-8669(工作日8:00~17.30)
      18930521766
      kf@sy021.com
      上海市閔行區春中路308號
    ? 2023上海詩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滬ICP備10028860號-13    技術:網啟科技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